《扫毒》港味很浓,有很多香港黄金时代警匪片的影子,《喋血街头》《英雄本色》《真心英雄》《龙虎风云》,甚至《无间道》和《放逐》;里面的兄弟情、卧底、东南毒枭、愣头青古惑仔、住养老院的老妈,甚至“尖沙咀”这样的地名都令人无比熟悉。
你可以认为陈木胜在打怀旧牌,也可以说他在炒冷饭、凑段子,我反正看的很嗨。
一开头就是香港夜市的扫摄、夜总会的快切,几个小高潮,很熟悉很带劲;一块长大的兄弟情,迟迟不能归队的卧底,很煽情也很揪心;段子虽然熟悉,但小高潮一个接一个,直到泰国部分,实在拍的赞;剧情上人物虽然转的硬,但张力也出来了,码头撞车戏,真真让人想到《喋血街头》的结尾。
编剧方面虽然对白写的太直白,但有一点特别好:身份的置换。
刘青云古天乐前后强弱势的对换,张家辉古天乐卧底处境的互换,最后到老妈床前身份对换着互道谅解,兄弟情渲染的直令人泪眼婆娑。
当然,泰国人妖这样的烂梗实在让人想吐槽,但是对卢海鹏发型的戏谑也实在令人莞尔。最后酒店里的枪战戏恍若杜琪峰附体,三人的站位、弥漫的血雾,真是让人过瘾…
古天乐也一直追随陈导演。
不过这部《扫毒》,古仔的脸变形的厉害,我们还是宁愿相信镜头憋了了吧。
港片一贯的暴力美学,大场面,爆破追车,枪枪要你命。以及,置之死地而后生。这说的是张家辉,绑架三面佛女儿的一幕,在最后危急关头,人人都只顾自己逃生,家辉还是拼死救出了三面佛的女儿,当时泰女的面部表情是模糊,家辉确实扎扎实实的挣扎着变形的脸。当时就怀疑,命都可能没了,干嘛救一个不相干的女子。当然了后来看到采访,也知道这个泰女其实是个人妖。
跑题太远。
只想说一句,割舍了《私人定制》而看了这部片,它没让我对港产片失望。
走进电影院之前就知道这大概是一部怎么样的片子。陈木胜导演的警匪片在中学回家摇摇晃晃的班车上看了很多,当时和闺蜜们打发时间去只有我们一帮人的电影院看的《全城戒备》造成的心理阴影也确实很大。但是我还是要说,《扫毒》起码是一部可以提供二次思考的合格作品。
走出电影院回头想,兄弟情是电影里最被强化的一部分。开场在简陋的楼房里吃饭唱歌,每个观众都知道这一段肯定是之后会被三个兄弟回忆的一个片段,是三人纯真情谊的代表。他们一起长大,一起读书,一起当警察。导演在前三分之一刻画了三人紧密的关系,来为之后的选择和改变做铺垫。这种兄弟情感是港片中经典的桥段,却也是百用不厌的神器。陈木胜早年的《男儿本色》就曾把这种感情展现的很充分。《扫毒》里这种情感遭遇的挑战似乎看起来更大,刘青云面临二选一的抉择,他挣扎痛苦,他知道自己怎么选都会后悔之后,留下了古天乐的生命。他救了一个兄弟,也杀死了另一个兄弟。
回港之后,古天乐与刘青云形同陌路,他们两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原因与苦痛,他们被一种神秘的情感纠缠着,想靠近却自动…
1、香港警察境外协助国际刑警办公可以随心安排行动,缅甸和国际刑警还要狗一样的讨好并且积极配合?
2、卧底这么机密的资料,竟然能被缅甸警方的小马仔破译?
3、张家辉一身血掉水里,被一池子鳄鱼直接忽视?辉哥您该是有多少年没洗澡。。。
4、一群混混总该有几个读完中学吧,他们能为了救老大拿着砍刀VS持自动步枪的雇佣兵?
5、整个香港警务系统的纪律被这仨人搞的一塌糊涂,任凭主角冲狼巢奔虎穴,香港警察全部凭空消失没人去房顶上找人?
6、主角被雇佣兵打成了筛子仍还屹立不倒,雇佣兵总能被一枪毙命。。。雇佣兵,你们也有尊严,你们可以买得起防弹衣的
7、大BOSS拎着手雷扛着步枪站在二楼,看着仨主角犹如天神附体撂倒几个排级单位的雇佣兵,愣是忍到最后时刻马仔都死光了才想起要说几句废话,自己还有要上场打架
8、张家辉自断左手。。。可是。。可是说好的血流如注呢。。为神马张家辉脸不白心仍跳还能淡定自若瞄准射击。。。各个我脚趾甲劈了都能连叫三钟头好吧
9、澳门警察呢。。。澳门警察呢。。。那么点地方又是手雷又是爆炸的,警察都去河南高速收费…
如果说这就是香港电影的回光,那香港电影就真的没希望了。
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兄弟情是这么婆婆妈妈的和女人一样吗?唧唧歪歪讲个不停,把观众当傻瓜一样,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是多铁的哥们。看看《放逐》是怎么做的:简简单单几张照片而已。像电影中的bug都不讲了。
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时都会想起《喋血街头》,可是真的是一点儿可比性都没有。白瞎了三位演技出众的演员啊。
骂了这么多,说到底是对陈木胜失望啊。想当年,从03年的《双雄》开始,到08年的《保持通话》,这6年的6部电影,那是什么质量啊!陈木胜就是动作片质量的保证啊!可这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啊。
陈木胜,太可惜了,本来能撑起香港警匪动作片的大旗的人物。
《扫毒》历经绝望、不改初心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m.aiyingyu.net/aimeiju/haokan-100968.html